语文
/
高考语文资讯
距离 年高考还有:
00 00 00 00
  • 浙江台州总校:0576-88782222
  • 浙江杭州校区:0571-88305570
  • 福建福州校区:0591-83957775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备考指南 > 语文 > 正文

    专家解读高考作文题:开放式问题题型应成命题方向
    发布时间:2015-01-25    来源:泰来教育

        潘新和教授向在场上千高二、高三学子讲授议论文辩证思维策略与技巧。演讲深入浅出,结合对作文题的具体分析,令人耳目一新。

      潘新和教授认为,目前的“供料”作文题型只能是一种过渡,其致命弊病是“命意”,是“思想绑架”。而没有“命意”预设的开放式的“问题”作文题型,将成为未来高考作文的基本题型。

    潘新和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理论家,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,曾任福建省高考语文命题专家组、审题组、评价组组长,其代表性专著、120余万言的《语文:表现与存在》风靡语文界。

      作文重视考查辩证思维能力

      潘新和教授说,2014年18道作文题中,二元对立题有9道,占了半壁江山,可视为主力题型。

      二元对立题近年有卷土重来之势,这表明了对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视。以往“一点论”的“论点”、“论据”、“论证”三要素的“证明”思维模式,逐渐被“两点论”的辩证分析的“证伪”思维模式所取代,因为“两点论”比“一点论”认知更全面。更重要的是,辩证分析的“证伪”的思维方式,优于绝对化的“证明”的思维方式。

      潘新和教授说,二元对立题与非二元对立题的区别在于:前者材料所含的观点以矛盾的方式呈现,后者材料所含的观点相互间不存在矛盾关系。而辩证思维便是矛盾思维—一分为二、对立统一、转化发展。揭示、分析矛盾,是认知事物的基本要求,是议论类写作的基本能力。也就是说,写好一篇议论文需要具备起码的辩证思维、辩驳说理能力。

      二元对立题要寻找材料矛盾

      如何写好二元对立题型的高考作文?潘新和教授说,首先要寻找材料中具有矛盾关系的词语、观点,或包含着矛盾关系(包括显性的与隐性的)的内容。可以选择其中一对矛盾作为讨论的论题,也可以以此作为文章的标题。二元对立题型的作文,矛盾是现成的,确定要探讨的矛盾,也就确立了论题。

      矛盾分为显性的矛盾(单纯显性矛盾题比较罕见,往往其中也包含着隐性矛盾)和隐性的矛盾(隐喻性的,或从感性内容中抽象概括出某一具有矛盾性的道理。这类题比较多)。

      前者如上海卷:你可以选择(或然、可选择)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(手段),所以你是自由(显性)的;你必须(必然、不可选择)穿越这片沙漠(目的),所以你又是不自由(显性)的。

      显性矛盾是“自由与不自由”(即自由与限制);隐性矛盾是“目的与手段、或然与必然、可选择与无可选择”等矛盾。这些都可以作为文章的论题、标题。

      后者如福建卷: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,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。

      这就是隐喻性的。“想起悬崖峭壁”与“想到栈道桥梁”,隐喻:畏惧困难与不畏困难,裹足不前与勇往直前,悲观与乐观,正视困难与无视困难……

    五个步骤分析矛盾征服读者

      分析矛盾的过程,就是文章思路的逻辑建构的过程。潘新和教授把辩证分析的“证伪”模式(正、反、合模式)的写作思路概括为五个步骤。

      1.导入(开头):揭示材料中的矛盾,表明本文要讨论的论题是什么;材料中哪些关键词语、部分,明示或隐含了什么矛盾,为什么要讨论其中的这对矛盾,即揭示论题的重要性,引发读者的关注;2.正: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(概念、实质、原因、条件等),如分析概念的内涵,为什么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,它的功能、相关的条件等;3.反:分析矛盾的次要方面,如分析概念的内涵,为什么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,它的功能、相关的条件等;矛盾的主次的区分,不意味着写作的详略,写作的详略,取决于说清自己观点的需要或说服读者的需要,新颖、精彩的观点、分析可以详说;4.合:在什么情况下,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,或进一步提出新的矛盾;5.结论(结尾):概括上述基本论点,或进一步指出在现实中怎样才能处理好二者关系,处理好二者关系有何现实意义、成效等。

      潘新和教授说,这个模式就是“证伪”(否定、否定之否定,既驳人也驳己)的思维推进过程。“反”是基本的,是连续性的“自我否定”、“自我防御”的过程,是论点的累积、深化、丰富、超越的过程,也是一个说服、征服读者的过程。“合”与“结论”这两部分可归并,或只讲其中一部分。

      非二元对立题要先还原矛盾

      非二元对立题包括一元与多元题。一元题只体现一种属性或观点;多元题包含两种以上属性或观点。只有单一规定性的就是一元题,如四川卷:“人,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,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。”大纲卷(广西)是二元题:农民工老王生病住院手术,得到老板部分医药费的救助,在欠费情况下,医院默许他出院。他康复后主动要求到医院打工抵债。其“意”有二:爱心(爱与恨对立),感恩(感恩与忘恩对立)。这两者没有矛盾关系,不是二元对立题,考生可择一来写。

      潘新和教授强调,非二元对立题的材料没有现成的矛盾可以分析,以此立意,一定是主观、片面之意。为使认知全面、辩证,就要联系其对立面。如前面的爱心、感恩等,联系其对立面:爱心与仇恨,感恩与忘恩。这就是还原。

      还原矛盾,包括揭示其内部矛盾或外部矛盾。如“人,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,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”。揭示内部矛盾:“站起来”的对立面是“躺着或跪着”;“自己站起来”的对立面是“别人扶着站起来”。这样,对“站起来”—人的精神状态,就有较全面、具体的认识了。揭示外部矛盾:“人,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,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。”其对立面是:“自己站起来之后,这个世界并不属于他。”—并非“站起来”,就一定会拥有世界。想拥有世界,光“站起来”是远远不够的,还需要很多主客观条件。这就自然涉及到进一步的“分析条件”。

      “命域”给考生真正的思想自由

      潘新和教授认为,2014年最好的“多元题”当数天津卷,因其“一元也没有,没有任何观点预设,考生可以自由立意”:

     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,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,有了它,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,天文地理无所不晓。比如说,你在心里默念一声“物理”,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、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,比老师讲的还多,比书本印的还全。你逛秦淮河时,脱口一句“旧时王谢堂前燕”,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还慈祥地告诉你,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,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,诗名《乌衣巷》,出自《全唐诗》365卷4117页……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!

      读了上面的材料,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?请就此写篇文章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  潘新和教授说,这个材料不“命意”,什么观点预设都没有。貌似“供料”作文题型,但它“命域”而不“命意”,属于“问题”作文题型。它只是提出一个虚拟的问题,让考生对其发表看法,是真正的“自主立意”,考生不受任何显性或隐性之“意”的诱导与限制,没有先入之见,无拘无束,将产生无限多的观点,给了考生真正的思想自由。

      天津卷代表了未来的命题方向。

      潘新和教授指出,“供料”作文题型只能是一种过渡,其致命弊病是“命意”,这是不应该有的“思想绑架”,使考生“立意自主”形同虚设。没有“命意”预设的开放式题型,是“问题”作文题型,如:我看“学而优则仕”,我的幸福观,如何看培根的“知识就是力量”等,必将成为高考作文的基本题型。

    Copyright(C) 2021-2022 版权所有:福州市仓山区泰来培训学校有限公司  网站备案:闽ICP备18027850号  浙公网安备:33100202000055号